第201章 大伯一家入獄
聞言,徐九俞掃向作賊心虛的文秘書,正賊眉鼠眼地朝他拜拳。
他氣笑了。
這小子,又自作主張。
「嗯,蘇小姐這次又要說謝謝了?」徐九俞挑眉道。
蘇姒緩緩勾唇:「不是,這次我會拿出實業回報您的投資,這間工作室也算在裡面。」
她想明白了。
嘴上的感謝毫無意義。
既然下定決心,那就真的拿出態度和作品。
用投資回報率向他表示,才是最大的感謝。
徐九俞聽著蘇姒鬥志滿滿的聲音,神色也難得愉悅。
「行,那我拭目以待。」
通話結束後,徐九俞將電話丟給文秘書。
「自作主張。」他故意冷臉。
文秘書訕訕:「總裁,我這不也是想幫蘇小姐儘早定下工作室,儘早為公司創出業績,也為您……咳咳。」
最後一句話,被徐九俞一記眼刀憋了回去。
徐九俞神色緩和九分:「算了,這才有功,年終獎翻倍。」
文秘書眼前一亮。
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
「謝謝總裁!」他笑得見牙不見眼。
「別嘚瑟,派你去查的事怎麼樣了?」
「對了,我正想和您說這件事。」文秘書笑容一收:「蘇小姐的生母的確在十年前,就已經入土了,在後海見到的人,不會是她。但根據附近監控數據,那個神秘女人極有可能是她母親的直系親屬。派去的人,最近在後海有了些她的蹤跡,正在全力尋找。」
「好,還有一件事,派人一起查下,當年她父母的車禍。」徐九俞收起散漫,灰眸中的殺氣似有若無。
他有預感,當年對蘇家父母發起的車禍和蘇姒離婚那天幕後之人,是同一個。
……
工作室選址完成後,蘇姒便開始全身心投入裝修和招聘。
雖然徐氏給了很大的投資,都是後期生產和發行。
蘇姒作為工作室的主理人,前期的人員支出必不可少。
但她身上的餘款隻勉強支撐一段時間。
雖然她的作品小有名氣,但如果想請資深設計師駐紮,不成熟的工作室仍有很大難度。
前期投入就必不可少。
蘇姒準備變賣父母南山留下的房子。
雖然不忍心,但她知道有失才有得。
爸媽不會怪她。
忽然,她再次想到那天在後海的神秘女人。
實在是和媽媽長得太像了。
如果再見一面,哪怕是留下一個聯繫方式也好。
等蘇姒趕到南山時,她意外發現裡面放滿私人物品。
能進這裡的,隻有蘇家人。
爺爺和蘇林隻有祭祀日才會走一趟。
能幹出這種事的隻可能是大伯一家。
想到上次在公寓經歷的事,蘇姒冷冷一笑。
她直接報警,舉報非法入室。
當天,別墅內的所有私人用品都被清理出來。
「我覺得罪犯敢放這麼多東西,一定是吃定我不常回家,他們還會再回來的。」
警察點頭,安排一組分隊埋伏在別墅附近。
「蘇小姐,您放心,這種事我們絕不會姑息!犯罪分子落網,我們會立馬通知您!」
隔天一早,蘇姒就收到了好消息。
蘇高明一家三口全部落網。
還賊喊捉賊,有人偷了他們在別墅的東西。
警方說明蘇姒身份後,三人又氣又怕。
蘇高明要來電話,向蘇姒求情:「小姒,大伯從小到大都是最疼你,你爸媽走了之後……」
蘇姒越聽眉頭越緊:「大伯,您這個時候還敢提我爸媽,您真覺得他們善良,在世也會容忍你做這一切嗎?!」
她情緒少有失控。
父母離世後,她的情緒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麻木的。
大伯一家就是這樣鳩佔鵲巢。
原先在市中心的房子,他們住下了。
現在就連這套別墅也不肯放過。
蘇高明硬著頭皮道:「我們就是住住,小姒,都是一家人,大氣一點,別計較這麼多。」
蘇姒冷笑:「不好意思,我爸媽死得早,沒有人教。」
「蘇姒!你趕緊把我們弄出去!我才不要在這個鬼地方待著!」
路佳崩潰的聲音從聽筒冒了出來。
路雪也道:「小姒,死去的那個孩子我可以不和你計較,我們就度假的時候去那別墅住了幾天,你要是想要錢,我們給你就是。或者我們把那別墅買下來?」
「呵呵,路阿姨,您真是好大的臉。」蘇姒緊緊捏著杯子,眼眶赤紅:「第一,你的孩子是你自作孽,不可活。第二,把房子賣給你們,我怕我爸媽九泉之下,都神魂不寧。」
「夠了!你這孩子!我可是你有皿緣關係的大伯!你爺爺要是知道了,他不會原諒你的!」蘇高明急了。
不惜搬出了蘇老爺子。
蘇姒嗤笑:「大伯,我猜,如果你能打得通爺爺的電話,還會打給我嗎?你也猜猜,爺爺知不知道這件事呢。」
早在事情發生的時候,她就將這事告訴了爺爺。
爺爺的確很生氣,但要比她想象中更堅韌。
「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該罰罰,該抓的抓,不要抱有僥倖心理。」
蘇高明慌張。
如果連老爺子都放棄他了,那他以往所有的名譽都將成為泡影。
「你到底想怎麼樣!」他咬牙切齒。
蘇姒收起笑,沉臉道:「告訴我,我爸媽當年的車禍,你知道什麼?」
蘇高明握著電話的手一僵。
「你爸媽……就是意外的車禍,還能有什麼?」
「大伯,沒關係,如果你不願意說,我可以慢慢等。當然了,你們一家的諒解書,也可以慢慢等。」
電話那頭,又是良久的沉默。
最後,在警方催促下,蘇高明仍隻是一句:「我不知道。」
蘇姒麻木掛斷電話。
沒關係,她可以慢慢等。
隻要他還在乎現在擁有的一切,就一定能等到蘇高明那張嘴,撬開的一天。
大伯一家鋃鐺入獄。
蘇姒再次去了別墅一趟,終究也是不舍將房子再賣給別人。
實在不行,到時候還能貸款。
但因為資金鏈,工作室成立一周後,才迎來了第一個應聘人員。
「蘇老闆,這是我的簡歷,請您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