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已經猜到了
但是很奇怪,蘇挽煙雖然覺得她們給她穿了很多,但衣服卻沒有太多的厚重感,想來做這衣裳的料子十分輕薄。
以餘南卿的品味,做衣裳的料子定不會差,套這麼多層都沒有厚重感的輕薄衣料,也不知是哪裡尋來的珍品。
蘇挽煙被蒙了眼睛,隻能通過這些細節胡亂猜測。
破曉,一縷陽光從窗口射進,蘇挽煙透過蒙布,能感受到一絲微光,說了句:「天亮了?」
而此時,秋葉跟黃葉正巧忙完,看著透過窗柩紙透進的金黃金黃的光芒,心情格外的好:「是的娘娘,天亮了。」
門,「嘎吱」一聲被打開。
秋葉與黃葉垂眸,福禮退下。
蘇挽煙感覺身邊空了,微微朝著那抹陰影擡眸:「餘南卿?」
眼前的蘇挽煙身著大紅喜服,頭戴金鳳冠,琉璃珠翠於耳鬢垂落,點著硃砂的唇透著誘人的色澤。
餘南卿微咽了咽咽喉,節骨分明的五指微擡,輕輕將蒙著蘇挽煙眼睛的綢緞揭落。
蘇挽煙清麗的眸子映入眼簾,隻見,眼前的餘南卿穿著一身大紅喜袍,交疊的衣領以金絲紋描,下擺是騰雲飛蟒,又附山海藍圖。
清冷俊美的容顏襯著這身衣裳,讓蘇挽煙心底禁不住悸動。
眸光微亮了亮,但下一秒就別過了臉,很理性的將這份悸動克制下來。
見蘇挽煙臉上似乎沒有驚喜之色,餘南卿神情驀地有些忐忑:「煙兒……不喜歡?」
他原想著給蘇挽煙一個驚喜,但見蘇挽煙這般,他有些心慌。
蘇挽煙好笑:「我哪裡說不喜歡了?」
餘南卿微擰了眉:「可……煙兒的表情……」
淡淡的,沒有歡喜之感,當然……也沒有厭惡之情。
讓餘南卿一時摸不準。
「我猜到了。」蘇挽煙美唇微微勾著,看向餘南卿:「這麼明顯,傻子都能猜到啊。」
有誰會無緣無故三更半夜起來梳妝的,黃葉還事先給她準備糕點。
這裡又不是京城,不必進宮拜見,她的穿著一向都以簡單為主的,這會兒這麼一層層的給她套,她用腳趾頭都能想到餘南卿想幹什麼。
餘南卿啞然的張了張嘴,隨即又不太甘心的閉上,良久才道:「原是想給你個驚喜,還是什麼都瞞不過煙兒。」
「已經很驚喜了呀。」蘇挽煙確實有被驚喜到。
她沒想到餘南卿會在這個時候給她補辦婚禮。
「可是你的神情……」
蘇挽煙好笑的睨著他:「你又不是第一天認識我,我本來就不是什麼大驚小怪的人。」
「……」餘南卿愣。
她不是嗎?
印象中,她就是呀。
算了,不管了。
餘南卿輕輕握起蘇挽煙的手,放到唇邊輕輕吻著:「煙兒可願嫁我?」
「到現在你還問這個?」
餘南卿抿唇,不管多少遍,他都想要聽到蘇挽煙那確切的答案。
蘇挽煙無奈,隻能又一遍的笑道:「願意,無論何時都願意,無論幾世都願意。」
蘇挽煙將小手搭在他的大手上:「所以,現在我應該做什麼?」
「上花轎。」
餘南卿從一旁拿過紅頭蓋,猶豫了片刻,還是將那紅頭蓋疊起,揣進懷裡。
蘇挽煙好奇:「不蓋嗎?」
「日後談起你我大婚,便能想起我今日將紅頭蓋藏起,將你容顏昭告世人,不得旁人半分惦記。」
他的煙兒,此生隻屬他一人……
不對,應是他隻屬煙兒一人。
蘇挽煙忍不住掩嘴一笑,鳳冠珠翠頓時因輕輕晃動響起一絲叮噹響:「幼稚。」
餘南卿微微抿唇,不否認蘇挽煙的話,可是……明明他這樣幼稚,蘇挽煙還是會由著他。
他緊了緊蘇挽煙的手,緩緩來到房門前,將房門打開。
房門一開,頓時響起一個喜慶的吆喝聲:「喧天鑼鼓賀新喜,愛意綿綿潤心田!」
吆喝聲一落,鑼鼓聲隨之響起。
蘇挽煙到底是沒忍住「哈哈」兩聲,高興的看著眼前的場景。
院中站著兩排負責奏樂的隊伍,大紅的花轎就端放在院子中央,秋葉跟黃葉領著一眾侍女,朝蘇挽煙跟餘南卿撒著鮮花與清露。
蘇挽煙看到轎隊的後面,婢女的花籃裡裝著都是銀錢與喜糖等物。
見蘇挽煙終於展露笑顏,餘南卿忐忑的心也安定了下來,他拉著她的手,邁步走出門檻。
又見司儀大喊一聲:「吉日良辰,喜氣盈門,出門見喜,迎娶新婦!」
隨即又是一把花瓣灑落,這其中還帶著金閃閃的金箔。
蘇挽煙在餘南卿的輕扶下,緩緩邁上花轎。
司儀雙手一揮,吆聲高喝:「起。」
花轎頓時穩穩的擡了起來。
別院的大門口,一匹棗紅色的駿馬已等候多時,餘南卿牽起韁繩一個翻身,便穩穩跨上了馬背。
「鞭炮鳴,音樂響,大紅喜字貼上堂。」
「百客席前鬧嚷嚷,一對新人出了場。」
領路的司儀喜慶的吆著慶祝詞,鑼鼓聲喧,迎親的隊伍浩浩蕩蕩的從別院出發。
從這裡到馥城也就兩個時辰的路程,隊伍的身後,不管有人沒人,都一路撒著銀錢與喜糖,迎親隊伍的前面,則以花瓣與金箔開路。
不多一會兒的功夫,鑼鼓聲引來了沿路的村民,他們發現後面撒的喜糖與銀子,忙不疊的跟在隊伍後面撿。
漸漸的,迎親的隊伍更加熱鬧,不管男女老少,大的小的,都熙熙攘攘的跟在隊伍後面。
待到花轎進城時,那在城牆上放哨的守衛見了都嚇一跳,連忙稟了巡防的領頭。
早在昨日,餘南卿就已經派田中他們來打過招呼,那巡防的領頭一聽這陣仗,到城牆上看,一時也懵了,昨天來說的時候,沒說是一隊迎親隊啊。
昨天是田中來交涉的,巡防隊的領頭並不認得餘南卿,看到走在前面的新郎時,巡防擰緊了眉頭,再看到一旁隨行的田中時,那領頭心下「咯噔」一聲,連忙帶著一眾士兵走出城門迎接。
與此同時,還不忘派人稟報馥城府尹。
原百姓嫁娶,經過城門的迎親隊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但這回不一樣,這回是大晉的恭親王,是朝廷那邊派到馥州,為馥州領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