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之中,劍陳夙夜難眠,輾轉間又想起了遠在他國的楚姬,明日之行深感危機重重。
他又起身從塌上走下,拿起了筆在錦帛之上用楚國文字給楚姬寫起家書。
“楚姬,楚國一别轉眼近月,明日我便要上殿前去執行刺吳行動。
但是日子越近我就越不安,不是因為我貪生怕死,而是因為心中時刻挂念這你。
如今生死難料,也許是我太過于想要表現自己,又或許是心中太過于自卑,在你面前仿佛我越來越覺得自己配不上你。
若你能收到此信,而我已逝去,請重新改嫁一家好的人家去度過餘生。
今生能與你共夫妻,是我三生三世修來的福分。
”
劍陳止住了手中的筆,将書帛卷起,随後送至孫府倩兒處,告知其若自己遭遇不測将此親自交予楚姬手上。
次日拂曉,徹夜未眠的劍陳早早驿站之中等候,手中拿着絲帛所畫制的楚國地圖,而圖中正卷匿着刺殺的匕首。
随着吳國前來迎接劍陳的士兵帶領之下,劍陳開始前往吳都城的宮殿之中。
本應該是一副冷酷無情模樣的他,如今卻顯得分外緊張,手中所持地圖竟随着手在抖動。
離宮殿隻有一裡路的距離,卻讓他感覺好像恍如隔世,如今盡是自己來到此世的回憶。
“大王,楚國使臣已經帶到。
”
殿堂之上,金碧輝煌,吳國文武群臣位于兩列,吳王夫差居中坐于案後,身旁站立着一位手持長矛之人,那人看似武功高強,有隐士高手的氣息。
吳王此時仔細打量着眼前這位楚國使臣,心中卻略過一絲寒意。
“參見吳王,楚使劍陳奉楚王之命特送來楚國所割讓三十六城地圖以示友好,萬望吳楚二國能夠和睦相處,永世修好。
”
“好,請起。
”吳王說完之後,又命身旁之人前來接手地圖而遞上。
“大王,此一地圖因繪制複雜,小人想親自為大王解說。
”
劍陳說罷,吳王命那人又退回而他随即又上前将地圖置于案前,緩緩開始打開。
吳王全神貫注的觀看着楚國所獻三十六城地圖,口中喃喃自語道:“楚國三十六城地圖上,地勢兇險,暗藏殺機。
”
劍陳一聽,忽然手一哆嗦,神色顯得有些慌張,引起了吳王的警戒、
吳王緩緩起身将視線轉移到了他身上,兩人相互對視,劍陳翻開地圖的速度開始加快。
忽然一把匕首出現在了眼前,吳王身子立即本能地向後退卻。
劍陳将匕首拿起,二話不說直接刺向吳王。
直見吳王躲閃不及,快要被刺中之中,忽的,一把長矛将匕首格擋住。
此次用盡全力的進攻并未奏效,吳王甚至毫發無損,當他恍過神來再作進攻之時,吳王早已躲于手持長矛之人的背後。
此時宮中已是一片嘩然,衆人皆驚慌失措,隻是看着劍陳與手持長矛着相戰一塊,其餘人忙呼喊守衛。
正所謂‘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匕首用于行刺可謂是殺人于無形之中,而用于正式打鬥來看,真是事倍功半。
縱使是絕代劍客劍陳,用此匕首也難以招架住眼前的對手。
眼前那手持長矛者,武功完全不在劍陳之下,若是讓他以劍相抗也隻能打個平手,可如今他用匕首來抵擋,也隻能用于防守卻不可進攻。
那手持長矛者利用矛的長度開始對劍陳步步緊逼的攻擊,正在此時,從宮外傳來前來支援守衛的聲音。
劍陳見此情形,心中早已黯然,他知道這一次恐怕要葬身此處。
正在此時忽然聽到堂下有人大喊:“陳佳!
你怎麼會在這裡!
?
”
劍陳躲過攻擊的間隙中回頭相望,那守衛帶頭者竟是自己後世的同學,董琪。
堂下數人見董琪呼喊後開始有些騷動起來。
那些人正是以朱斌為首,同是劍陳後世同學之人。
方才大殿之上那些人雖對劍陳有幾分疑惑又有幾分肯定,但卻不敢相認,如今見董琪呼喊他又做如此反應,衆人終于相信眼前此人正是他們所猜測的同學陳佳。
那手持長矛者趁劍陳回首相看間,竟一個‘回馬槍’刺中了劍陳手腕,直見他動脈被刺穿,紅光迸濺鮮皿直流。
劍陳蓦然一松匕首掉落,他忍住傷痛,疾将匕首用左手拾起,未等擡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擲向眼前之人。
這一擲正中了那人兇口,直見那人一手捂住傷口,另一手竟将長矛飛向劍陳。
劍陳左手将矛接住,未曾想那矛身雖接住,但那矛頭竟疾如雷電一般飛出,劍陳躲閃不及,正中腹部。
而在此時,趕來的守衛将他團團包圍,他再想用餘力反擊幾乎完全不可能了。
正當衆人把目光全部聚集在劍陳身上之時,他用餘光看到了吳王的大概位置,随後将矛頭從腹中拔出,準備飛向夫差。
“大王小心!
”
直聽見守衛之中傳來了一陣叫喊聲,劍陳尚未将矛頭擲出,卻被那叫喊之人将其身首異處。
直至頭顱被砍去的那一瞬間,劍陳的雙眼依舊沒有閉上,他死不瞑目。
原本打算刺殺完吳王之後與楚姬一同去一處世外桃源之地隐居,過着與世無争無憂無慮的生活。
但因為自己的自卑好強的心裡卻讓他葬身此處。
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堂下那些昔日後世的同學,如今他死後竟沒一人敢上前與之相認。
或許那些人如今位高權重,若與自己相認恐怕還會落得一個反賊的罪名出來。
将劍陳身首異處之人跑至夫差面前跪下而道:“臣救駕來遲,還望大王恕罪。
”
夫差竟連正眼都未給,忙大喊禦醫前來相救那手持長矛的受傷者。
那人見夫差居然如此冷落自己而心灰意冷,望着身首異處的劍陳,卻留下了同情的淚水。
死不瞑目的劍陳永遠不會知道,殺死他的竟然是自己後世最親密的同學――朱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