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話徹底打動了李珂。
确實,相比能夠得到的那些,他所需要冒的風險看上去并不大。
如果真的選擇什麼都不做的話,那才是坐失良機。
他深吸了一口氣,徹底下定了決心。
“金大人心中可有了人選?
”
“靖城君終于想明白了啊!
”眼見對方終于上了道,金荩國大喜。
“若說人選,雖然難找,但是總還是有那麼兩三個。
選誰不重要,隻要我們推上去了一位,這就是擁立之功,新君就會對我們感恩戴德,至少會重用我們……到時候靖城君還用得着怕不能保身嗎?
”
“盡快告訴我吧。
到底能夠用哪些人選。
”李珂有意别開了臉,免得再去看對方的笑容,“這也是為了高麗,如果國家一直都沒有嗣子的話,恐怕于國不利。
”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金荩國大笑了起來,“靖城君公忠體國,當為宗室之表率。
”
他們所談論的中朝太子殿下,現在也已經從睡夢當中醒了過來,開始了自己一天的日程。
他安住在景福宮内的當中,慶會樓雖然是在倭亂之後重建的樓宇,而且隻是臨時才被收拾了一次,但是比起他之前住的地方反倒要舒适了不少,而且高麗的内侍們誠惶誠恐地服侍着他,他也并沒有拒絕這種過度殷勤的招待。
不過,他也知道自己并非是為了享受這種招待而來到這裡的。
一大早,駐高麗使團的正使施高藝和副使張道彥兩位官員,和之前跟随太子殿下到來、并且在使館暫住的趙松一同來到了景福宮當中。
一見到太子,這三位大臣連忙躬身施禮。
“免禮。
”太子随手一揮示意他們坐下,然後直接看向了副使張道彥,“張副使,這陣子施大使一直都在遼東,高麗是由你在坐鎮的,高麗上下輿情如何?
”
“回太子殿下。
”張道彥恭恭敬敬地坐了下來,身體微微往前傾,“這些天來高麗上下輿情頗為熱烈,士民都很激動,可謂是舉國聳動――畢竟天下太子殿下駕臨高麗,是之前從未見過的盛事。
他們都想要一睹天顔……”
“說實際一點吧,張副使,這種話以後少說。
”太子并不以為然,“我來高麗雖然不久,但是高麗上下對我朝略有不滿是早有耳聞的,況且我來高麗的時候也見過,雖然有些富戶小民夾道歡呼,但是也不過是看熱鬧而已。
大部分官員和士子更是漠然處之,好像事不關己一樣……由此可見,舉國聳動之類的話,也就是騙騙自己人而已。
”
在乘坐乘輿進入漢城當中的時候,太子一直在注意觀察周邊的景象,自然對高麗現在的民氣有了個粗略的了解,當然不會被對方幾句話就糊弄過去。
“殿下……”被當面斥責了的張道彥,臉色頓時變得尴尬了起來。
“好了,不用告罪,你照實說就行了,不用害怕我生氣,我不會生氣的。
”太子微微搖了搖頭,“他們不喜歡我們,很正常,沒什麼可生氣的。
我朝是上國,對外擴張勢必會威壓周邊的小國,哪怕表面上收斂,他們終究還是會心中不滿。
難道因為他們心中不滿,我們就不擴張勢力了嗎?
不,他們可以不喜歡我們,但是我們還是要為了大漢自行其是,頂多是面子上做點功夫敷衍一下罷了。
這也是父皇的意思。
”
盡管身為大漢的太子,他親口說出這番話來有些奇怪,不過這裡都是大漢的自己人,他也不想要顧忌那麼多。
大明對藩國講究寬容,講究****風範,想方設法都要厚待藩國,以至于多次損傷了國家的利益,最後臨到滅亡的時候,這些藩國也沒有幫上任何忙,反而還反戈相向,這個教訓大漢皇帝一直都跟太子提醒過,太子本人也深以為然。
“殿下英明!
”眼見太子如此說,張道彥也松了口氣,“誠如殿下所言,高麗士民都對我國……都對我國略有些不滿,畢竟前明相比起來要寬容一些。
”
“終有一天,他們會習慣大漢的做法。
”施高藝微微冷笑,“既然要尊奉****,那就哪有光是隻躲在****的樹蔭下乘涼的道理?
”
“施團長說得沒錯。
”太子輕輕點了點頭,“他們終究會習慣的,而且從現在就得開始習慣。
昨天晚上,我跟高麗國主說起慶尚道觀察使的事情時,他還是唯唯諾諾,含糊其辭想要糊弄過去,真當我看不出來嗎。
”
“高麗國主之前被人宮變趕下了台,還被流放到了荒島上,是我們才将他重新推上王位的吧,按理說來大漢是他的大恩人才對,他居然還有意想要糊弄殿下?
”趙松忍不住提意見了,“高麗任誰都可以對大漢不滿,唯獨就是他不行!
”
“誰說不是呢……”原本就對李珲十分不滿的施高藝,這下又趁着機會繼續加深這些上層人物對李珲的不滿,“高麗國主原本就是虎狼之性,所以才會被高麗人不堪忍受趕下王位,他得天之幸複了位,卻還是沒有感恩之心,對大漢所要求的事情推三阻四,太子殿下總算也看到了吧!
不是臣等不與他為善,實在是……實在是他太冥頑不靈啊!
”
“他就算再怎麼冥頑不靈,這次也還是躲不過去,我一定要讓他把李珂任命為慶尚道觀察使。
”太子一臉的平靜,但是顯然已經下定了決心,“而且不許他推三阻四,一定要盡快達成!
決不能延誤了我這邊的大事。
”
高麗人才濟濟,他并不是隻有讓李珂當政慶尚道才能幫上忙,但是這件事如今在太子看來,已經成為了測試李珲對大漢的忠誠度的一種方法了,在李珲推三阻四的情況下,更加必須讓他按自己的心意來辦,好讓他、讓高麗群臣都明白如今的世道已經和大明時代不一樣了。
“太子殿下說得對,大事不容耽誤。
”旁邊的趙松也馬上附和,“如今大軍已經開始在高麗外海聚集,容不得再拖延了。
”
随着大漢的軍事機器開始運轉,預定當中要進攻日本的軍團也開始集結向高麗進發了,趙松的直屬團是跟着他一起來到高麗的,現在一部分留駐在太平島,一部分已經開始在釜山聚集。
大軍齊聚,糧草的保障工作十分重要,同時軍隊集結的秘密也需要保衛,這兩項工作都十分需要當地高麗官府的配合。
雖然大漢駐高麗的使團已經派員前去釜山港所在的東萊都護府負責協調督促,但是畢竟還是差了一層,讓高麗的高級文官來負責配合已經刻不容緩。
“這幾天我就會讓他們下命令,然後帶着李珲去高麗南方赴任,趙旅正莫要心急。
”太子擺了擺手,“不過,還請旅正跟海軍溝通一下,讓他們協助陸軍的集結,不至于走漏風聲。
”
“海軍已經在盡力封鎖海面上的消息了。
”趙松馬上回答,“不過,殿下,大軍聚集,想要完全守密是很難做到的,畢竟釜山港和周邊都有商船經過……好在商船大多數是我國的,倒是可以想辦法讓他們協助保密。
”
為了維護鎖國政策,日本幕府力行禁海,幾次頒布鎖國令,其中除了限制海貿對象的條款之外,還有一款就是禁止日本人出海,宣布凡事在海上出海五年以上的日本人禁止歸國,所以很多在戰國時代流落在外海的日本人無法再返回家鄉,而日本本國也極少再有人出洋。
這就造成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明明日本是如今重要的貿易大國,每年都和中國以及荷蘭人擁有巨大的交易量,但是卻極少有日本商船遊弋在外海,隻是讓外國的船來日本交易而已。
不過,這種閉鎖式的貿易,倒是十分有利于大漢在高麗的軍事集結,大漢隻需要讓中國的商船盡量避免向類似海域經過,便可以差不多實現保密。
當然,要完完全全地保住秘密是不可能的,趙松也沒有将希望放在這裡。
他判斷的是幕府居于關東的江戶,和關西往來消息十分不方便,就算收到了類似的風聲,也難以做出足夠及時有力的反應,而等他們弄清楚大漢的意圖時,他手下的軍隊已經開始向着日本九州進軍了。
“是要辛苦海軍一下了,運輸和封鎖都需要他們出力。
”太子點了點頭,“你再給海軍傳遞一個消息吧,從現在開始,每天通過海上運輸的軍兵、彈藥和糧秣給養都必須編造成冊,然後一起送到我這裡來,我需要掌握具體的實情,以免到時候手忙腳亂。
”
“好的,殿下,臣今天就給江華島寫信。
”趙松連忙答應。
就在這時,房門突然輕輕地響了起來,裡面的幾個人頓時都停下了話。
“什麼事?
”太子低聲問。
“殿下,高麗領議政大臣和靖城君求見殿下。
”門外響起了一位侍從的聲音。
金荩國和李珂來求見我了?
太子稍稍有些吃驚,不過他馬上就恢複了鎮定。
“讓他們現在外面等候,我現在有事!
”
“是。
”侍從應了一聲馬上退開。
“趙旅正,既然如此,事不宜遲,你盡快先趕去釜山吧,把當地的事情先管起來,讓集結到釜山的軍兵們至少能夠舒服地安歇下來。
”等到對方離開了之後,太子就接過了原先的話頭,“我在這裡還要盤桓幾天,總有很多繁文缛節的事情要做。
”
“臣遵命。
”趙松站了起來,“臣明天就離開漢城,先去江華島,然後坐船前去釜山。
”
“如此甚好。
”太子同意了對方的意見,然後轉頭看向了旁邊的大漢副使張道彥,“張副使,你到時候也随着趙旅正一起去釜山吧,你在高麗呆了多年,上上下下總歸是認識不少人,你來協助趙旅正的話,想必可以讓他輕松不少。
”
“臣遵命!
”張道彥大喜過望,連忙俯首領命。
他知道荥陽伯趙松是本朝的重要将領,又是皇室宗親,以後一定會是繼續炙手可熱,能夠給他打下手,那真的是難得的機遇。
又和其他人交代了幾句之後,太子讓其他人先去旁邊的房間休息,然後又将一直在外面等候的兩個人叫了過來。
“金議政,李大使,不知道兩位聯袂來訪,所為何事?
”在他們兩個人行禮之後,太子頗有些好奇地問。
他現在身居于高麗王宮當中,縱使是金荩國的領議政大臣身份,也不能随意進入,更何況還帶上了一個李珂,兩個人必定是身有要事才得以進來的――而這個要事到底是什麼,他也能猜出個大概來。
“臣聽聞,太子殿下打算讓靖城君出任我國的慶尚道觀察使,不知确有其事否……?
”金荩國擡起頭來問。
“确有此事,我昨天在晚宴的時候跟國主商請了。
”太子馬上點頭,“看來他已經轉告給了議政?
那請問金議政意下如何呢?
”
他以為金荩國是不同意這項任命,然後說服了李珂,帶着他過來推辭的。
剛剛正好因為這事憋了火氣,如果金荩國膽敢說一個不的字話,他就打算直接發作了,諒這些高麗人也吃不消,最後還不是得答應。
“臣覺得殿下此舉深謀遠慮,兼顧兩國,誠為明智之舉!
”金荩國突然俯首,給出了一個讓太子頗覺意外的回答,“臣已經跟國主表态同意此項任命,并且準備在議政府内早日走完程序,盡快發布任命。
”
太子呆了片刻,不過很快就恢複了鎮定。
“金議政倒是深明大義,有金議政秉持國政,高麗才會有如今的平穩,還請議政以後繼續為國分憂。
”
接着,他又看向了李珂,“李大使,今後你暫時就要擔當大任了,還請以後一如往常,繼續兢兢業業,既讓我朝大業得成,也讓高麗能夠多一方太平。
”
“臣謝殿下!
”李珂一邊道謝,一邊突然又重新跪倒在了地上。
而這時候,金荩國也離開了座位,跪倒在了地上,兩個人以頭貼地,誠惶誠恐。
這一幕讓太子更加驚訝了,他鬧不懂對方兩人到底想些什麼。
一瞬間他想要叫人進來,但是很快還是又壓下了這個念頭。
“你們,要做什麼?
”他略微嚴厲地俯視着兩人。
“臣等有要事要禀告殿下,還請殿下明鑒!
”兩個人之中膽子更大的金荩國開口了。
“有什麼事情?
”太子更加驚訝了。
“臣等所為的是高麗的國事,而且是最緊要的國事。
”金荩國緩緩地擡起頭來,“如今國主年事已高,但是高麗一直都未立嗣子,臣等一直都在為此時煩憂,還請殿下為高麗擇一嗣子,延續我國國祚。
”
“嗯……?
”這突如其來的要求,讓原本就十分驚異的太子更加弄不清楚了。
“嗣子……?
這是貴國國内的事吧,又何須我參與其中?
”
為高麗國主立嗣子替代李珲一事,之前的使團團長施高藝就曾經往國内提過,不過太子覺得這樣明目張膽地廢立國君恐怕會激起高麗朝野的反對聲浪,而且對大漢本身也沒有多少好處,所以對這個提議采取了擱置的态度。
他沒有想到,現在居然是高麗的領議政大臣主動來跟自己提及此事。
“原本确實這是弊國的國内之事,隻是……”金荩國的臉色變得陰晴不定,最後才痛下決心,“隻是現在時勢紛繁,國主遲遲不肯早立嗣子,再加上國主在國内聲望不昌,所以隻好請殿下來作出裁斷了。
”
居然當着我的面指責主上?
太子隻覺得令自己驚訝的事情一件跟着一件。
“金議政,你……你可知道你今天說的是什麼話嗎?
”
“臣當然知道,臣這是冒着身家傾覆的危險來跟殿下建言的。
若是傳了出去,臣必将受到萬衆唾罵。
”金荩國滿面的慷慨激昂,“可是臣身為高麗領相,若是在社稷傾微的時候還不能挺身而出,那怎麼能對得起國恩?
殿下若是不管此事,眼見……眼見高麗就要面臨大禍了!
”
接着,他一臉沉痛地跟太子說起目前的形勢,李珲是中途複國并無子嗣,又遲遲不立嗣子,國中宗室都已經蠢蠢欲動,都想謀奪大位,眼見就要大亂了。
為了取信于太子,他故意将形勢更加說得嚴重了幾分。
“殿下身為****太子,本來就是高麗的上主,殿下若能作出一個裁斷,想必境内無人敢于不服,縱使有一二宗室心懷不滿,也絕無可能鬧出大亂來。
”
接着,李珂也擡起頭來發言,痛陳利害,懇切地請求太子為高麗消弭一場迫在眉睫的危機。
“還請殿下為弊國做主!
”
兩個人一說完,又同時磕下了頭,好像是在靜待太子拿定決定。
看到這兩個人這麼富有默契的樣子,太子心裡明白這兩個人一定是私下裡溝通好了,想要借自己來為高麗選定嗣子,雖然他們都說自己是為國家着想,但是太子知道這種話也隻是說說而已,他們主要的出發點一定還是為了自己。
那自己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太子陷入到了猶豫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