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的春節被徹底打亂。
李勇等人變得異常忙碌,從桃花鎮來的人,大年三十幾乎全部都到了,正是最為嚴寒的季節,吃住以及穿衣等等都要籌劃,看着一群叫花子一般的莊戶人家來到馬鞍山村,一些女眷看着都流淚了,她們中間不少人體驗過這樣的日子,感同身受。
馬鞍山村所有人都忙碌開了,窯洞肯定是不夠的,那就每個窯洞多住一些人,當年繳獲的棉被和布匹都拿出來了,夜晚睡覺需要蓋的暖和,而最為重要的就是讓這些人吃飽,當然這方面吳帆徽有吩咐,那就是不能夠讓這些剛剛進入馬鞍山村的莊戶人家吃得太飽,否則撐死好多也是可能的。
吳帆徽也沒有心思過這個春節了,他竭盡所能的想着玉米的種植辦法。
薄膜覆蓋是不可能的,這個年代還沒有薄膜,移栽種植是唯一提高玉米産量的辦法,那就是首先育苗,這育苗的辦法吳帆徽還是知道的,通過營養塊來育苗,如今所有的食品都是純天然,沒有化肥,依靠的全部都是農家肥,那就用農家肥來制作營養塊。
沒有機器,就用勞動力,反正有的是勞動力。
采用移栽種植的最大好處,就是保證發芽率,營養塊培育的幼苗發芽了,長勢很不錯了,才會移栽到田地裡去,這樣就基本能夠保證收成了,避免了直接種植發芽率不高的問題,這樣做肯定會損失一些種子,但這種損失和保證收成相比較,可以忽略不計。
玉米種植的時間為每年的三月,收獲在七月,不到五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收割,玉米杆也有作用,通過在田間焚燒之後,變成了農家肥,增加土地的營養。
正月初五就要離開米脂縣,前往京城去參加會試,時間很緊迫,所以這些天的日子,吳帆徽詳細告知了戴能祥等人玉蜀黍種植的技術,管家和吳氏家族的一些人也來聽了,他們對于這種移栽種植的技術非常好奇,不過這裡面簡單的道理他們是明白的,玉蜀黍種植最大的問題就是在于發芽率低,一旦解決了發芽率的問題,産量肯定是能夠提升的。
不過衆人還是擔心一件事情,那就是旱災,好在今年的冬天強一些,至少下了兩場雪,一些還能夠活下來的老的莊戶人,已經斷言旱災就要過去了。
吳帆徽也是知道旱災即将過去的,下一次的旱災還有幾年的時間,争取在下一次旱災到來之前,能夠儲存更多的糧食,才能夠避免當前這樣的慘狀。
團年飯的時間定在申時。
一大早,吳帆徽、陳明惠、葉開儇和王寶福等人就趕往馬鞍山村。
村子裡熱鬧的景象讓吳帆徽等人有些愕然,到處都是老老實實等候的莊戶人家,他們身上穿的衣服破破爛爛,頭發蓬亂,還帶着一股子的異味,不過他們的神情顯得謙卑坦然,大概是知道能夠活下去了,李勇的婆姨王氏正帶着一些女眷在逐個的安置這些人,蒸好的麥餅和煮熟的小米粥源源不斷的送來,讓這些人首先充饑,一些提前抵達馬鞍山村的莊戶人家,也在幫忙,他們需要整理窯洞,讓更多的人住進去。
在人群之中,吳帆徽看到了忙碌的況嚴琦。
況嚴琦見到吳帆徽之後,準備開口說話,畢竟眼前這位少年是桃花鎮所有人的救命恩人。
吳帆徽制止了況嚴琦開口,他不想驚動這些正在等候希望的莊戶人家。
況嚴琦和李勇等人,陪着吳帆徽,在村子的四周看看。
“李勇,馬繼剛,孫凱林,劉方恒,估計多長時間能夠安置完這些人。
”
“少爺,完全安置好需要十天左右的時間,戴能祥已經做好安排,正月初五之前,他應該從延安府城回來了,到時候會安排好一切事宜的。
”
“辛苦你們了,這個春節也不能夠好好過了。
”
吳帆徽說完之後,扭頭對着況嚴琦開口了。
“況先生,編制小黃冊的事宜,還請先生協助戴能祥,這些人既然來到了馬鞍山村,那就是這裡的村民,若是來年情況好了,他們願意回去也可以,不過既然來到這裡,就一定不能夠好逸惡勞,不要惹是生非,一切都要聽從戴能祥等人的安排。
”
“謙珏,你放心,我早就給衆人說過了,他們感激都來不及,吃飽飯了肯定要做事情的。
”
“二月份怕是就要開始忙碌了,春小麥和玉蜀黍的播種,前後都要開始,特别是玉蜀黍的播種,需要不少的勞力,這些莊戶人家學會了玉蜀黍種植的辦法,日後就算是回到桃花鎮去了,也能夠将種植技術帶走,好好的種地。
”
“謙珏,我會告知衆人的,隻是這大過年的,讓你還如此的忙碌,我很慚愧。
”
況嚴琦這倒是說了一句實話,其實在他找到吳帆徽之前,桃花鎮的莊戶人家,絕大部分已經離開,朝着縣城的方向而來,要是吳帆徽不打算接收這些人,估計他們是朝着十裡鋪的方向而去,或者是離開米脂縣,朝着葭州等地流浪的。
剩下的這些人,的确是老實巴交的莊戶人家,心思稍微有些活絡的,早就離開了,或者成為了土匪,或者加入到流寇的隊伍之中。
村子核心地帶,已經建起了一批土牆屋,這些房屋屬于軍營的性質,因為建設速度沒有那麼快,所以吳氏家族的護院,是分批次搬遷進去的,而已經成家的李勇等人,則是搬到了窯洞去居住,不過盡管有一些兄弟成家了,護院的管理還是嚴格的,除開李勇等軍官,其餘的護院平日裡不能夠與家眷居住在一起,除非是休沐的時候。
李勇等人對于護院的嚴格管控,讓吳帆徽還是很滿意的,特别是那一批原賀雙全麾下的流寇,來到馬鞍山村之後,面貌完全改變,近一年的時間過去,不會有任何人相信這些護院曾經是流寇。
護院的管理完全軍事化,每天都要訓練,不管是刮風下雨還是下雪,農忙季節還要參與到耕作的事宜之中,紀律方面的要求更是嚴酷,每個護院都要牢記軍令如山倒等等軍紀軍規,絕對不允許違背。
至于說護院的饷銀,準時發放,沒有絲毫的拖欠,那些已經成家或者以前就有家眷的護院,将饷銀交給了家人,其餘的護院則是自己管理,馬鞍山村的所有人都在縣裡落戶了,所以這些家眷可以拿着饷銀到縣城去購買一些生活必需品。
也正是因為如此的情形,才導緻不少人家想着将姑娘嫁給吳氏家族的護院。
軍事管理最為核心的一條,就是明白他們效忠的人是誰,那就是吳帆徽,而且在這個過程之中,李勇等人灌輸了一個理念,那就是護院必須服從吳帆徽的一切安排,他們是依靠吳帆徽才活下來的,與官府和朝廷沒有絲毫的關系。
大部分的護院尚在訓練,馬棚裡面沒有戰馬,悉數都在訓練之中。
錢糧都在村子最裡面的窯洞之中,守衛非常嚴格,全天安排有專人守候,尋常人不準靠近,隻有看見了戴能祥寫來的專門的憑據,在能夠領取錢糧等物資,軍械的管理同樣嚴格,也有專門的窯洞存放,護院每日訓練的時候領取,訓練結束,除非是承擔守衛職責的軍士,其餘的軍械全部都要放入到窯洞之中。
一圈看下來,吳帆徽還是滿意的,畢竟這次他離開米脂縣,就說不清楚多長時間不能夠回來了,殿試高中,假期不會太長,若是被吏部派官,就更說不清楚什麼時候能夠回來。
廚房正在忙碌護院的團年飯,已經成家的護院,不會一同吃飯,他們回到各自的家中吃飯,這些團年飯是為單身護院準備的。
年糕、肉食、麥餅、小米粥等等,一應俱全,團年飯肯定是要準備充足一些。
讓吳帆徽意外的是,在營房的前面,擺放了不少的炮仗。
“少爺,這些炮仗都是家眷準備的,前些天有商賈專門送來炮仗,一些家眷商量了,說是一定要買一些,戴能祥也和屬下說了,覺得可以買一些,所以屬下等幾個家眷拿了一些錢财,買下了不少的炮仗。
”
“知道了,你們做的很不錯,大過年的,放一些炮仗慶賀一下,也除去身上的晦氣,辭舊迎新,應該如此。
”
吳帆徽本想着這些炮仗可以由戴能祥計算之後,統一開銷的,不過他最終沒有開口。
回家之後,吳明麗、吳明芳、李佳翠和李靖飛已經在焦急等候了。
吃飯之前,吳帆徽給吳明麗等人都封了紅包,陳明惠和葉開儇也封了紅包,吳慶超與王和翠更是不用說了。
過年之後,吳明麗就是十四歲了,城南的三姑已經說到了定親的事宜,不過吳帆徽沒有同意,他總是覺得吳明麗年紀還小。
其實這也是吳帆徽根深蒂固的認識,畢竟是穿越之人,對于年齡方面是很敏感的,十四歲的女孩子,放在幾百年之後,根本就還沒有成年,怎麼會考慮嫁娶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