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自信滿滿。
一群人都在好奇,不過在場的商人都很精明。
“那個,元仆射周掌櫃的布行生意若是做成規模無可厚非,畢竟周家底蘊在那裡,像我們開酒樓的不适用這種方式吧。
”做酒樓生意的吳長興說道。
“其實這個就要從行業性質上說起了,在本官看來經濟發展中包括三種産業,第一是工業,第二是農業,第三是服務業,從字面上理解很簡單,周記布行有原材料采集,有加工這就是工業,而這位吳長興屋掌櫃的酒樓屬于服務産業,思路都差不多,比如創新食譜,增加服務等手段,連鎖式經營将服務提高上去才是經營關鍵,具體的隻能由吳掌櫃自行領會了。
”元善解釋道。
周圍人都開始若有所思起來,工業,農業,服務業這些概念他們都是第一次聽說,是需要一些時間好好消化的。
吳長興覺得創新食譜,提高服務雖然很籠統但是他早就有打算了,他可是到過長安的,知道長安發生了一系列新鮮事尤其是對第一樓的菜色非常感興趣,炒菜的概念他早就聽說了,自家的酒館現在也開始在琢磨了,走南闖北的客人現在的要求也越來越多,跟不上形勢可不行。
吳長興的酒樓在蘇州開了很多家,隻是開酒樓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廚子的培養管理上都是不簡單的,不想布行隻要有貨就能夠開多家店鋪,而酒樓卻是受到了限制,所以吳長興還是很指望客棧的收益。
還有幾個人都是蘇州最大的米商,他們的生意賺錢的都是往北方銷售的,産業規模已經很大了。
元善簡單說了幾句也讓幾名商人開始琢磨起來,雖然大多數的商人認為幫幫不大,但是也沒有說别的,畢竟要給當官的面子。
但是接下來元善說道他們就都感興趣了。
“本官要說的就是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你們應該多少知道些關于蒸汽機的事情,目前蒸汽機在長安城應用的還是比價多的,比如說蒸汽火車,蒸汽汽車,鐵匠工坊,木匠工坊,棉花商會都在使用蒸汽機作為動力,未來這些蒸汽動力将會取代部分的手工業,因為比起人的體力顯然機器更為靠譜,隻要提供煤炭,理論上蒸汽機就不用停下來一直工作。
”元善說道。
衆商人眼前一亮,蒸汽機他們全都了解過,也知道蒸汽機對于産業發展的重要性,尤其是涉及到加工制作的時候,周青問道:“蒸汽機會在蘇州進行售賣嗎,那種織布機豈不是能夠快速的增加生産,就是不知道這樣的蒸汽機需要多少錢。
”
提到錢周青臉上冷靜了很多,有點擔心元善的開價太高。
“成品的蒸汽動力設備有一些是可以從元敬愛購買的,台鋸,鑽井設備,抽水設備,壓紮設備,煉鐵,木工,造船應用的領域很多,你們若是感興趣的話可以到長安去多了解一些,畢竟浙西蒸汽設備屬于大投資類,很難立即賺錢,不過像周記布行這樣的産業倒是可以利用蒸汽動力獲得快速生産的需求。
”元善說道。
“采用新式紡織機若是在加上這個蒸汽動力,周家的布匹産量會有一個突破,等到了成都購置一批棉花後周記可以對棉布進行紡織了,南方的棉布供應可是一很大的市場。
”周青很激動,他已經決定要購置蒸汽設備了,這樣才能夠拉短與棉花商會的差距。
其實蘇振南何嘗不想投資蒸汽設備上,當初在渭水河畔他可是減震一艘蒸汽船在五帆的情況下自行航行的,若是投資這個前景一定不錯,不過他還是冷靜了下來,因為今天要進行的主要内容還是籌建蘇州商會的事情。
元善的想發和你簡單,就是要為大唐的經濟發展提提速,而沿海城市有着海上交通便利的條件沒有理由不支持一下,但是要讓經發部出錢,經發部是絕對出不起的,隻能促進經濟發展然後肥了國庫收入。
隻要稅收增加就說明經發部的重要性,在機構上就沒有人會動找他們麻煩,因為誰找麻煩就要有能力承擔國庫損失銀子的處境,應該不會有人這麼傻。
再談到修路的事情上就必須指望蘇州刺史張安之了,具體他要怎麼跟朝廷要銀子那就不管元善的事情,但是推動這個事情的人可以是蘇州商會,便民活動加上商人的慷慨解囊,而真正的目的卻是培養一支工程隊。
他們發展的模式也是跟洛陽有些像的,但是前車之鑒他們認為工程隊的籌建是将衆人的力量聚集在一起的一個契機,長遠考慮是未來若是蘇州刺史真的能夠要來銀兩進行修路,那他們的工程隊就能夠賺錢了,在那之間讓工程隊連連手也是不錯的,衆多商人一人那點不差錢。
除了他們這二十個主要股東之外,福滿樓的一二層的商人們同樣都有些實力,從商會的實力上講,蘇州商會的财力就算長安與洛陽的商人加在一起也不一定能夠比得過。
在元善介紹完蒸汽動力之後,蘇州商會再次将話題牽扯到建立蘇州商會的事情上,于是在元善的見證下蘇州商會正式成立,蘇振南暫時擔任會長,目前明一下已經有啦一個蘇州工程隊的建設項目。
在飯局上,商人們吃吃喝喝就不提了,讓元善驚喜的是,好幾個商人對寶船都非常感興趣,紛紛突出他們想要購置寶船,隻是在生産時間上元善不好立即答應下來。
就此百萬貫的生意就暫時擱置,讓元善欣慰的是蘇振南提出要建造一蒸汽設備工坊,元善自然不會反對并且承諾可以将蒸汽設備的設計圖出售給他們,由此幾萬貫就順利到手。
第二天蘇州商會的人又進行了一次碰頭會議,然後蘇州城内的工匠,木匠等手藝人就開始被蘇州商會的人全都集體雇傭,蘇州商會的大型鐵匠工坊就此成立。
據說投資的人有上百名商人,加在一起的資金非常龐大,以至于就在蘇州鐵匠工坊成立後不久很長一段時間整個蘇州城内所需要的鐵器等物件都出自蘇州鐵匠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