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過三五劑藥,子必的病體日漸好轉。
在卧床的日子裡,他不斷地捉摸這鳳凰、烏鴉和黑豬的故事,很自然地把美玉、黃金與鳳凰聯到了一起。
湛盧寶劍自天而降,這是對聖德之君的酬報,是王天下的象征與标志,各國諸侯紛紛前來祝賀,特别是楚之屬國與附庸,諸如唐、蔡、胡、沈等。
既祝賀道喜,自然不能赤手空拳而來,要帶相當貴重之禮品。
唐成公帶來了兩匹千裡寶馬,一匹送給楚昭王,一匹留着自己騎。
蔡昭侯帶來了兩件銀貂裘,一件送給楚昭王,一件留着自己穿。
他們都曉得囊瓦這個人貪财愛小,都送給他不少貴重的東西,蔡昭侯還忍痛把自己兩對心愛的白璧送了一對給他,自己留了一對佩在身上。
不料囊瓦還不稱心,他想,昭王是我扶上台的,無我囊瓦便無昭王;再說,昭王年輕,國事全落在我的身上,你們看得起昭王,卻目無我囊瓦,豈不可惱,可恨他竟老着臉皮跟唐成公讨另外一匹千裡馬,向蔡昭侯要餘下的一件貂皮襖。
唐蔡之君不肯答應,囊瓦惱羞成怒,扣留了他們,不許他們歸國。
二君的居處設重兵把守,名為保護,實則軟禁,連大門都不準出。
唐成公之随臣勸主公道:“囊瓦既索寶馬,依臣之見,不如索性給他,否則困無歸期不說,萬一囊瓦性起,一怒之下戮我君臣,豈不白送了幾條性命!
常言道,好漢不吃眼前虧,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在人屋檐下,焉能不低頭……”唐成公怒氣難平地說道:“囊瓦欺人太甚,孤家甯可一死,決不屈服!
”随臣苦勸不聽,便瞞着主子把千裡馬牽出來,以唐成公的名義送給了囊瓦。
囊瓦得馬,笑逐顔開地說:“你們到底還是屈服于我了……”遂放唐成公君臣回國。
唐成公得知此事後,亦未怪罪随臣,因為他說得不無道理,隻好打下牙往肚子裡吞,誰讓自己國小兵弱的呢?
蔡昭侯聽到這個消息,心想:我也不必在此賭氣了,先行脫身回國再說,于是便忍氣吞聲地将自己的銀貂裘送給了囊瓦,囊瓦随即放蔡昭侯回國。
歸國途中,蔡昭侯越想越氣,在北渡漢水的時候,他站在船頭上,把身邊佩挂的一對白璧解下來,“咚”的一聲抛進水裡。
發誓道:“非率兵伐楚,不再南渡!
”
唐、蔡兩國是近鄰,二君回後聚首商議,決定借晉兵伐楚。
晉定公奏明周敬王,周敬王大動其怒,讓晉定公出面,聯絡了宋、齊、魯、衛、陳、鄭、許、曹、莒、邾、頓、胡、滕、杞、小邾子,連同唐、蔡自己,一共十八路諸侯會于召陵(今河南省郾城東),大家公推晉為盟主,由晉國大将荀寅統領全部兵馬,并以王師的名義,一路上浩浩蕩蕩殺奔楚國。
可是,由于晉士鞅因與楚有宋西門之盟,晉北邊又有鮮虞之患,加以途遇暴雨,聯軍将士患病者甚多,伐楚夭折。
蔡昭侯因伐楚未成,深仇未報,歸途中滅了沈國,殺死了沈侯嘉。
這一年的秋天,楚右尹囊瓦欲伐蔡,孫子獲悉,心中暗喜:關鍵時刻發生此事,真乃天助我也!
孫子迫不及待,遣使臣泛恺赴蔡,以吳王的名義送去銀貂裘一件,并附信一封。
信中寫道:“近聞楚驕慢之囊瓦,奪大王心愛之貂裘,此事若屬實,實令天下人共憤。
楚即為大國,囊瓦不過一權臣耳,大王乃一國之君,為臣者竟對君王強取豪奪,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我亦為一國之君,對囊瓦此舉暴行,深感義憤填膺。
今送大王銀貂裘一件,或出大王被奪之右,敬請笑納。
他日必替大王雪今日之恥!
”後邊是吳王阖闾的署名。
泛恺抵蔡,贈裘呈書,緻吳王缱绻之忱。
蔡昭侯審裘閱書,不禁感動得熱淚盈眶,他想,吳王阖闾,真乃寡人之知音,以君王之尊待寡人若此,寡人早先何以始終不察呢?
真乃有眼無珠,不辨良莠,不分金石也!
蔡昭侯心潮翻滾,當今天下,小國欲存,必與強國結成聯盟,楚、晉是靠不住的,吳王信中說:“他日必替大王雪今日之恥。
”我何不遠楚而結吳呢?
他想到了與自己的情況相類似的唐成公,便前往訪問,欲與之同進退。
唐成公與蔡昭侯同病相憐,相見分外熱忱,他不等蔡昭侯秉明來意,便急如星火地說:“大王來得正好,寡人正有要事要與大王商議。
”
蔡昭侯問道:“大王所言何事?
”
唐成公答曰:“先前囊瓦奪寡人之寶馬,寡人對楚不抱任何希望,決心報仇雪恨,求諸晉公,始有召陵之會,十八路諸侯聯兵伐楚。
不料聯軍解體,伐楚中途夭折,仇未能報。
近聞吳王仁德,想與吳聯手,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
蔡昭侯來唐的目的讓唐成公道破,正所謂不謀而合。
原來孫子派泛恺赴蔡同時,也派使臣來到了唐國,以吳王阖闾的名義送唐成公千裡馬一匹,帶來了一封熱情洋溢的書信,使之心動,決心投靠吳國。
但雙方對收受孫子贈禮一事卻絕口不提,怕的是人格受損。